Stem of Jesse

Technology is for the Lord

User Tools

Site Tools


李常受文集:1981:历史与启示:第三篇

第三篇 主的恢复在中国的开始

本篇信息我们要从四个问题,来看主恢复在中国的进展。第一个问题是,历代主恢复的重点是什么?第二个问题是,在主恢复里有些什么小点?我们说过,恢复就是修补,但在修补的过程中,往往轻重不分,太过注意小点,而忽略了重点,以致发生难处。所以我们要来看,什么是重点,什么是小点。

第三个问题是,到底圣经完整的启示,是以什么为中心?保罗的职事就是完成神的启示,也就是完成神的话语;这个完成的重点,完成的内涵是什么?第四个问题是,主在我们中间,从一九二二至一九三二年,这头一个十年的恢复里,所发生的难处何在?现在,我们要一一来看这四个问题。

历代主恢复的重点与小点

首先,我们来看第一、二个问题。主历代的恢复所注意的重点,不外乎基督、灵、生命和召会。两千年来有许多的恢复,包括路德、士文克斐尔等人所带进的恢复,这些恢复的重点,都在于基督、灵、生命和召会。至于什么是小点呢?小点就如受浸、擘饼等类的事。因着人太过于注重小点,就产生了许多争论。比方,受浸是用热水或冷水?是用淡水或咸水?是到有水的地方就可以,或是一定要到约但河?是用洗澡缸或是一定要用受浸池?又如擘饼,是在上午还是晚上?是用面包还是用无酵饼?是天天有,还是一年分四季,或是一个月一次,或是每主日一次?这都是有可争论的,并且个个都有理。

西元一千六百多年的时候,有一班追求真理的人,看见受浸是要浸到水里,他们就为这个真理殉道,并且成立了浸信会,以这个看见为他们立会的根基。这就是保罗所说的,在那已经立定的根基,就是耶稣基督之外,再立别的根基(林前三11)。他们不在耶稣基督这根基上建立召会,反而在他们所看见的一条小真理上创立他们的会。不错,受浸是个真理,但这不是中心的真理,这只是一个小点。主所注意、所在意的,乃是基督、灵、生命和召会。

保罗完成职事的重点

第三个问题,圣经完整的启示是以什么为重点?保罗完成的职事里有什么要点?答案也是这四项:基督、灵、生命和召会。保罗说,‘基督差遣我,原不是为施浸,乃是为传福音。’(林前一17)又说,‘我曾定了主意,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,只知道耶稣基督,并这位钉十字架的。’(二2)保罗的意思是:‘我没有注重传浸礼,也没有注重给人施浸,我到你们中间去,只知道基督,并祂钉十字架;这个十字架的道,乃是神的大能。’我们若去读哥林多前书,仅仅头八章,就能叫我们看见,保罗在那里着重的说到基督、灵、生命和召会。其中说到灵,是包括神的灵与人的灵。可惜,一百个基督徒读哥林多前书,不一定有一个看见基督,看见神的灵与人的灵,看见生命,或看见召会。那么,他们看见什么?他们大多只看见一些小点,并且为那些小点争论不休。

召会历史上忽略重点的例子

另一面,在基督教里还有一班信徒,把每件事都属灵化。他们认为属灵的事在乎灵,不在乎这些物质的东西。擘饼时用有酵的面包切成一块块固然不对,但即使是天天吃无酵饼,而不属灵,却有什么用?记念主不在乎吃饼,而是在乎活出祂的生命;记念主是在乎效法祂的死,模成祂死的形状,这才是真正的记念主。他们把擘饼灵然化,认为除了属灵,一切都无意义。

灵然化得最厉害的,是宾路易师母(Mrs. Jessie Penn-Lewis),她反对有形的擘饼、有形的受浸。她认为,不仅滴水不够,就是浸水也没用;一个人跳到水里去一百次,有什么用呢?真正的受浸乃是与基督同死,与基督同葬,与基督同复活;这样活在基督的死与复活里,天天都在那里实行受浸,才是真正的受浸。信徒擘饼,那不过是物质的东西,有什么用呢?信徒把基督活出来,真正在那里展览基督的死,那才是真正的擘饼。

当时,宾路易师母有一位年轻的同工,就是史百克(T. Austin-Sparks)弟兄。以后他来台湾时,清清楚楚告诉我,他离开宾路易师母,有两个原因。一个原因是,宾路易师母太把主的桌子和受浸的事灵然化了;他不赞成。另一个原因,他认为无论如何,宾路易师母总是个姊妹,在那里作头,他也有点不赞同。他离开之后,自己设立聚会;他的擘饼聚会实在是形式上加形式。我曾在他那里作客四周,最少参加了三次擘饼聚会。只见前面一张桌子,他站在那里,从头站到尾,喊诗、祷告、读经、讲道,都是他指挥,也都是他作。作久了,大家都知道他的作法。分饼、吃饼、分杯、喝杯,都有一定的程序。分饼有七个梯次,分杯也有七个梯次;等到饼传了,杯也递了,他再讲一点话。以后他就说,‘现在是大家自由敬拜的时间。’这时才有一些人开口祷告,约有十分钟。然后他又宣告说,‘自由敬拜的时间结束。’这时大家都不能祷告,只等他再来讲一点话。谁也没有想到,史百克这样一个属灵的职事,竟然这么在意形式。

这就给我们看见,宾路易师母讲关乎基督的死,实在是在主的恢复里;史百克弟兄讲关乎基督的复活,也实在是在主的恢复里。他们的确是对的,是在基督、灵、生命和召会这四个重点之内;然而,令人觉得叹息的是,在他们所注重的真理里,夹杂了一些如同汗毛、眉毛、鼻毛、头发等细小的东西。

一九五五年,史百克弟兄头一次应邀到我们中间来,先在香港讲道,然后到台湾,其间差不多都是我替他作翻译。那时,他所讲的实在是恢复的道,没有任何的夹杂;我们众人都非常得供应。可惜,一九五七年他第二次来时,却把‘眉毛、鼻毛、汗毛’都带来了。有一天,在台北工人之家的饭厅里,有一百多位同工和他有自由的交通。其中一位问他说,‘史弟兄,您这是第二次来,您对我们这里的工作有什么话说?’他清清楚楚的告诉我们,他头一次来就看见一些事,他很不以为然,不过他觉得不要太快说话,这次再有这么一个机会,他就要说了。

首先,他说,‘你们中间那些在军队服务的弟兄,为什么聚会一结束,还没有走出会所,就把军帽戴上去了?’在座的一位弟兄好意的解释说,我们这里的风俗是这样,军人在任何地方都不能脱帽,不过他们来聚会,当聚会一开始,要祷告、读经时,他们就照着林前十一章四节,‘凡男人祷告,或是申言,若蒙着头,就羞辱自己的头’这话,把军帽脱下来。等到聚会一结束,他们就把帽子戴上去,不管在外面或屋里都一样。

当下史弟兄就不高兴的说,‘你们是遵守圣经呢,还是遵守风俗?’我在那里作翻译,里头就清楚,我们不能绝对跟他。虽然他是那样属灵,我从年幼就读他的书,既钦佩他,又尊敬他,并且重视他;但是那一天,我里头那个尊敬失去了一些,我只能尊敬该尊敬的。

其次,他又说,‘你们擘饼的次序太乱,没有一条路线,这个祷告,那个祷告,这个讲话,那个讲话,太乱了。’我们众人听了,没有说什么话。等到一九五八年,他请我去伦敦访问他们的聚会,我在那里看见他的作法,就如我前面形容过的,才知道为什么他说我们的擘饼乱。因为是他在那里带领,什么都是他自己作,都等着他作,自然是整整齐齐,比军队还要严紧。然而,那都是形式。

历史是前车之鉴

我不是只在这里对你们讲一些历史,我是盼望你们看见,为什么在主的恢复里有难处?那就是因为在主的恢复里,有些人的确看见主要的启示,如基督、灵、生命和召会;但有的人既看见大的启示,也看见小的细点,大点供应人,小点却杀死人,使召会发生难处。另有些人没有看见大点,只看见一些皮毛小点,就在小点上彼此争斗,也因而产生许多难处。历史是我们的前车之鉴,叫我们看见该注意什么,不该注意什么,以避免引起难处。

一九六八年,我在美国洛杉矶一会所,一连释放两、三篇信息,说到我们老旧的东西都要去掉。我根据以弗所四章说,我们要脱去旧人,穿上新人;并且要在心思的灵里更新、变化(22~24)。我们有的人实在太老旧了,即使是祷告也是老腔老调。所有这些老旧的东西,都应当统统丢到太平洋,埋到水里去。

在我讲过这些信息之后,美国弟兄姊妹反应很快,有好些人立刻说,他们要埋葬。他们把会所里浸池的板子打开,就一个个跳到水里去埋葬了;他们说,‘我们不要老旧,我们要更新。’我心里想,这是怎么一回事?我本来有意阻止他们,但主的灵在我里面对我说话:‘你是谁?你要阻止么?’所以我就打住了。一次又一次,慢慢的,连负责弟兄也觉得老旧,也跳进水里去了。然而,我觉得我多年受主带领、学真理,对主的真理有清楚的认识,因此我始终没有去埋葬,一面我不觉得有必要,一面我怕我若那样作,那可能会变成我们中间的一个作法,所以我不作。

到了一九六八年七月间,台北有国际大会,这个埋葬旧人,埋葬老旧东西的行动,也传到了台北,许多从各国、各处来的圣徒都要埋葬,他们一个个、一群群的下到水里去。于是从香港开始,有些人就说,李弟兄讲异端,这是重受浸。我就说,‘这些重受浸,跳下去埋葬的,总比有些教友跑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好吧?那些去看电影的人,你们为什么不反对?这些爱主的人,他们爱主到一个地步,觉得自己实在老旧,跳到水里去,把老旧埋葬了,这有什么可非议的?这叫重受浸么?当然不是。这个不是我们实行的重点。’

虽然我们不讲重受浸,但是在圣经里,的确有一个预表,就是以色列人进迦南。他们是经过一道水,还是经过两道水?两道水。那是什么意思?那是因为他们出埃及过红海到旷野之后,没有活的信心,无法新鲜的进迦南。他们在旷野飘流四十年,个个都变老旧了,他们有的发怨言,有的犯奸淫;犯罪的犯罪,拜偶像的拜偶像,全都变老旧了。所以神就吩咐他们,都得经过约但河;用十二块石头代表他们,把那十二块石头埋在约但河底,表示旧的埋葬了,再从河中拿出十二块石头,代表新的出来了(书四1~24)。进迦南的人乃是新的,不是旧的。这岂不是真理么?

我在召会生活中,经过几个段落。第一阶段是在中国北方的烟台,那里召会生活的见证相当成功。二次世界大战后,我就回到上海,有将近三年的时光,那是第二阶段。第三阶段,是到了台湾,在那里也相当有主的祝福。当我在台湾时,也挂着南洋。所以,那时这条路我已经走了约三十年,经过了三个阶段;我是一段一段的经历的。因此,第四段,我到了美国时,我传给他们的,就不仅仅是真理,而是我自己所尝过、所经历过、所实行过、所吃过苦的真理;凡我告诉他们的,都是可行的。

这二十年里,我在美国特别着重的,就是这四点:基督、灵、生命和召会。现在,我们极其盼望我们所传讲的,不离开这四个重点。我们中间不该再拘泥于任何皮毛的事,只要传讲基督、灵、生命和召会。这样主才有出路。

主的恢复在我们中间头十年的难处

第四个问题是,主的恢复在我们中间的头十年,就是从一九二二到三二年间,所发生的难处何在?我们在前一篇说过,一九二二年,倪柝声弟兄从圣经中得着启示,和另一对夫妇开始每个主日擘饼,进而脱离了公会、宗派。然而仅仅经过两年,那位弟兄竟然又回到基督教的作法里去,接受按立。难道他没有看见么?他看见了,他若没有看见,怎么会出那么大的代价,脱离公会?可是为什么仅仅过了二年,他要去接受一位牧师给他按立?这是因为他重看福音布道的工作过于一切;他宁可牺牲真理的路,也要保守他布道的工作。以后这位弟兄和公会接近到一个地步,获得美国芝加哥附近一所基督教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。反观倪弟兄,却一生被公会拒绝,从一九三二年烟台的中华自立会,以及黄县的南浸信会神学院请他去讲道后,直到一九五二年他进监,再也没有一个公会邀请过他,因为公会完全拒绝他。

我们永远不会忘记,一九二二年,有三位弟兄姊妹照着主的话,接受真理,开始擘饼记念主。然而,其中两位弟兄,一个走了一条为着工作而普及的路,一个走了一条为着真理而受苦的路。最终,这二人的结局如何呢?走了为着工作普及之路的人,他今天属灵的结果在哪里?那个为着真理而走窄路的人,他的职事虽然暂时被拒绝,今天却普及到了全世界。无论是对青年人,或中年人,最大的诱惑就是工作的开广与普及。你要作一个名布道家么?我告诉你们,不只那位弟兄走了这样可惜的路,其他有些人,他们看见了真理,进到主恢复中,停留了一段时间,也因着要工作的普及而离开了。虽然他们还没有都到盖棺论定的时候,但经过这许多的年日,事实证明,也是同样的结果,主无法祝福。

当年那位弟兄经常出去游行布道时,有一天,和受恩教士就告诉他说,‘你要完全安静住在福州,不要到处跑;你若继续跑出去,我就不为你祷告了。’你们看这位弟兄有没有恩赐?有。但是他一生工作的结果在哪里?我要点出来,在这十年的历史当中,有一个极深刻的功课,你我都应当看见,也都应当学习,那就是不要名誉、不要普及、不要受欢迎,宁肯被拒绝,宁肯走窄路;因为只有这样赤忠忘生死,主的恢复在我们身上才有出路。

一九二二至一九三二年主恢复的扩展

现在我要补充一些一九二二至一九三二年间,主的恢复向外扩展的事。一九二四年,倪弟兄被请去马来西亚的实兆远,第二年,一九二五年,那里就开始有了聚会。同年,倪弟兄也被请到福建厦门附近的漳州,去领福音会,不久,漳州就有了聚会。一九二六年,倪弟兄又被请到厦门、鼓浪屿,之后又去了漳州,也去了同安,大约二个月之久,有很多人得救。同年,倪弟兄被请去安徽徐州,其中发生了一个小故事。他被请去安徽徐州讲道时,接待的人把他送到一个房间,房里有一张西式的钢丝床,但是上面只有一条被单,却没有褥子。他就学功课,不去告诉人,也不向人要,休息的时候,就睡在钢丝床上。他说,要作主的工作不是容易的事,你去到一个地方,不要太去向人要这个,要那个。

一九二六年下半年,他又去厦门、同安一带,在那里就开始有了聚会。一九二六年前后,倪弟兄生了一场病,他一面休息,一面被请去南京,因此南京那里也开始有了聚会。这一年,他购买了许多英文属灵书籍,多半是在英国买的一些旧书,因此接触到英国的弟兄们,和他们有信札上的往来。一九二八年一月,上海的聚会正式迁到文德里,同年二月,他在那里有第一次的得胜聚会。

此外,一九三一年一月,倪弟兄曾到过汕头和揭阳,在这两个地方作工。虽然我们并没有当时这两地召会兴起的确实记载,但至少我们都知道,因着倪弟兄去作过工,至终那些地方都有了召会。同年三月末了,倪弟兄到日本,作工一周。那一年,倪弟兄也到北平去作过工。

一九三二年以前,主恢复的开展并不太广,主要的是在福建的福州、厦门、同安、漳州等地方有聚会;另一面,在江苏北部,和浙江南部平阳县也有聚会。至于海外,就仅仅马来西亚的实兆远那里有聚会。

主的恢复在中国,先从福州开始有聚会,又从福州慢慢往北去,到达上海。到了一九三二年,就推进到北方。那年三月底,倪弟兄先到山东济南府,同去的还有王灯明弟兄。倪弟兄带了八十多位齐鲁大学医学院的学生,上了泰山,对他们讲了三天的道,而后下山到齐鲁大学校本部,又在那里住了十一天,专对齐鲁医学院的学生讲道,结果有几十位医学院学生信了主。当时,虽没有马上起来聚会建立召会,但几个月后就开始有了聚会。同年六月,倪弟兄被请到烟台,所以在一九三二年,烟台有了聚会,济南府也有了聚会。

一九三三年八月底,烟台聚会的人数增多,需要照顾,我就离开职业,全时间事奉。我一辞去职业,就接到东北长春一班基督徒的邀请信;他们有的是长老,有的是传道,有的是执事,都是长老会里的人。他们认识真理,听说我在山东被主兴起来,就请我去讲道。我去了三周,应他们的要求,为他们十多位圣徒在河里施浸;从那时候起,东北的长春也开始有了聚会,并且从那里扩展出去,到了奉天、大连、哈尔滨等地,也都有了聚会。

一九三三年十月,我又从烟台到了天津,很快的,那里就有一个小聚会兴起来。我在那里住了几天,然后去北平,北平也就有了聚会。所以一九三二、三三年间,山东省的烟台、济南,河北省的天津、北平,这四个地方都有了聚会。

邀请其他团体所带来的难处(一九三二年初)

因着倪弟兄向英国买书,就和英国弟兄会的人有了接触。一九三一年底,他们来信说,有七、八位圣徒想要来访问我们。他们有的来自美国,有的来自英国,有的来自澳洲。那时,倪弟兄已经读了非常多的属灵书报,对于召会历史,弟兄会中间的事,也知道得相当多。他知道要来访问的这班人,并不代表所有的弟兄会,他们仅仅是闭关弟兄会的一派。另一面,倪弟兄也担心他们来,是代表他们那个团体,而我们接受他们,也等于接受了他们的团体。所以,倪弟兄非常慎重,覆信对他们说,‘你们是在主里的弟兄姊妹,你们要来,我们自然欢喜接受,但我们愿意向你们说明白,我们只接受你们个人,不接受你们所代表的团体。’他们回信说,‘我们绝对同意你的话,我们去访问,仅仅是我们个人的事,并不代表我们背后的任何团体。’

于是,一九三二年的下半年,他们来了。简要的说,一面是有了交通,另一面却发生了极大的难处。什么难处呢?就是这些弟兄会的弟兄们,接触了苏北的弟兄后,有些苏北的弟兄就受了影响,想要和他们来往;这使得倪弟兄吃了很大的苦。弟兄会的弟兄们同时要求从上海到福州一带去看望,结果,在那里又发生了相同的难处。所以从那事件以后,倪弟兄就学了一个功课,可以接受外来文字的帮助,但不可以随便请人来。

以后,倪弟兄去欧洲两次,第二次去,大多是住在史百克弟兄那里。虽然他比史百克弟兄年轻十三、四岁,但那里的人很得他的帮助,对他很敬佩,他也从史百克弟兄得到相当的帮助。一九三九年,他回到上海,召开特会,也要我到上海去赴会,我们就常在一起有交通。谈话之间,他非常欣赏史百克弟兄,我们就问他为什么不请史百克弟兄来?他很有智慧,没有多说话,仅仅简单的说了一句:‘时候还没有到’。倪弟兄因着弟兄会的弟兄们那次来,吃了苦头,知道不能贸然请人来。同时,他也没有对我们讲说,史百克弟兄的问题,因为他知道我们不一定了解,说了反而容易发生误会。所以,他很有智慧的说,‘时候还没有到’。

等到一九五五和五七年,我们这些弟兄们缺少经历,不怕请外人,就请了史百克弟兄来。那时,我个人虽然没有像倪弟兄那样的经历,但也有一点观察的经历。弟兄们一直推动我,请史百克弟兄到远东,特别是到台湾来,我实在没法再推辞;结果请来了,麻烦也来了。你们不知道我们吃了多少苦处。可以说,我这一生还没有吃过那样的苦。

一般圣徒可能不觉得,你们去问问当时在那里的同工们,他们流了多少眼泪。我们不明白,那样一个属灵的执事,讲那样属灵的道,到末了却注重小点过于注重大点,批评作军人的弟兄散会后就戴上帽子。最终,史百克弟兄在我们中间反得最厉害的,就是召会地方的立场。我们的工作从开始,就是以圣灵的权柄与地方的立场为两个基本条件。在内容方面,有圣灵的权柄;在外表上,有地方的立场;这二者缺一不可。为着这个立场问题,我和他长谈,每次最少两个钟头,最少谈了三十次。谈到末了,他知道他没法改变我,我也知道他那个人不能改,两个人都无话可说了。这些事你们都应当知道,因为这才是真正的读历史,从历史中得亮光,学功课。

倪弟兄访问弟兄会后从主所得的亮光(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)

一九三三年,发生了一件很大的事。由于弟兄会的弟兄们一九三二年来访,他们也邀请倪弟兄回访他们。一九三三年四月间,倪弟兄来看在烟台的聚会,那时烟台聚会还不到一年。他住了几天就离开我们回上海,然后搭船到欧洲。他先在法国登陆,法国的弟兄们非常有爱心的接待他。尔后他就到了伦敦,见到那些弟兄会的人。因着他读过史百克弟兄的书,和他通过信,所以很愿意去看看史百克弟兄;另外,他也读了许多潘汤的书报,所以也去看了潘汤。然而,弟兄会的人最不喜欢人去访问他们,住在他们那里,又去看望别人。看望潘汤弟兄问题还不大,看望史百克弟兄问题就很大了,因为史百克弟兄曾经是宾路易师母的同工。

宾路易师母和潘汤弟兄从他们的经历,认为得救的人能被鬼附。那时,英国的灵恩运动非常盛行,宾路易师母听了一些,也看了一些,就据此打属灵的仗,告诉基督徒,若是过于向空中敞开,不遮盖自己的头脑,不管制自己的意志,就很容易把鬼招来。潘汤弟兄则是从真理上,反对灵恩运动。他曾经用约壹四章二至三节的话,试验八十四个说方言的例子;开头他们都承认耶稣基督是从肉身来的,但潘汤吩咐他们里面的鬼回答,结果他们都说耶稣是可咒诅的(林前十二3)。所以他们二人,在英国极力反对灵恩运动,点出他们中间鬼附的假冒情形。

弟兄会的人却不这样认为,他们说,一个得救的人永远不能被鬼附。同时,他们还有一种错谬的道理,不太承认撒但是在人的肉体里。然而我们这样相信,宾路易师母也相信。因为根据罗马七章十七、二十节,单数的罪是住在我们里面,就是在我们的肉体里;那个单数的罪,实在说,就是撒但邪恶的成分。

因着这些不同的看法,弟兄会的人就说,宾路易师母是交鬼的。所以,当倪弟兄去见潘汤时,弟兄会的人不喜欢;尔后,倪弟兄又去见史百克弟兄,弟兄会的人更是非常不悦。一个主日,倪弟兄留在史百克弟兄那里擘饼,弟兄会的人发现,就回去报告。

弟兄会有公开的和闭关的两派。公开弟兄会以慕勒(George Muller)为首,他们认为,有的人虽然不和弟兄会在一起,在另外的团体吃圣餐,但是他们个人和主还是有美好的交通;所以只要是得救的人,不管有没有脱离公会,一概接纳。闭关弟兄会则以达秘为首,他们认为,人只要和任何别的团体有关系,在弟兄会以外参加什么圣餐,那就是‘恶伴侣’。这样的人必须彻底脱离公会,才能和他们一同擘饼。倪弟兄这次先擘了弟兄会的饼,而后又到史百克弟兄那里参加擘饼,这在闭关弟兄会看来,是极大的罪恶。他们就和倪弟兄办交涉,倪弟兄如何应付,我们不得而知。无论如何,两方暂时保持和平,他们仍旧把倪弟兄从英国带到美国,从美国东部,一直走到加拿大西部的温哥华。

这一路,倪弟兄看到许多事情,首先使他怵目惊心的是,弟兄会到处是分裂。在温哥华就有三十个独立的会,并且各不相干。他也被带到纽约,有二千人在那里听他讲道,过后他就回来了。回来后,他灵里有一个极大的负担,因为看见在欧美,往往一个城市里,这条街有个弟兄会,另一条街也有个弟兄会,到处都是弟兄会。于是,他就开始研究,到底一个地方召会的界限是什么。到了一九三四年一月,倪弟兄在上海召开第三次得胜聚会,全国同工都到了上海。聚会之后,有个同工们的查经聚会,大家都留在那里,他就和大家专专查召会问题,其中的一个题目,是‘地方召会的界限’,后来出版为‘聚会的生活’一书。他在书中指出,地方召会的界限就是一个城的界限,也就是那个召会所在地的界限。

在得胜聚会之后,我就回到北方烟台,没有留在上海参加查经聚会。五月间,我又从烟台到上海,倪弟兄交给我一札稿子,要我写一篇序。那札稿子就是查经聚会的记录,我读了觉得很有味道,也很赞成。这本书的第一个重点,就是召会的地方界限。第二,就是我们中间关乎聚会的生活。我们开头的确相当受弟兄会亮光的影响。弟兄会的第一个领头人达秘,在他所写的书里说,使徒时代已经过去,所以第一个世纪之后,地上就没有使徒了;因为地上没有使徒,就没有人能设立长老;因为没有人能正式作长老,也就没有任何聚会能称为召会。这是个很重的点,直到今天弟兄会还是这样说。然而,在那次查经里,倪弟兄看见一点亮光,不以弟兄会那个说法为是,所以就用了‘非正式’这辞。他说,今天我们这些为主作工的人,虽然不是使徒,我们所作的和使徒们所作的,差不多相同,所以我们这些人,可以称为非正式的使徒;既有非正式的使徒,这些非正式的使徒就有权柄、有地位设立非正式的长老;既有非正式的长老,就有非正式的召会。

因着看见弟兄会中间的混乱、界限不清,倪弟兄就重新把新约读了一遍,读出这些亮光;他看见地方召会的界限,就是召会所在地的那个城市。这是个很大的证明,证明我们这个地方立场的亮光,并不是跟随弟兄会的教导,这是绝对不同的。弟兄会若是顾到地方立场、地方界限,他们绝不敢在一个城里分成三个、四个。所以,千万不要轻看地方的立场;若是人人都肯守住一城一会这个地方立场,哪里还有分裂呢?倪弟兄的光是很厉害的。

进一步的亮光(一九三七年一月)

从一九三四年一月至一九三七年一月间,三年的光景,倪弟兄的亮光又进步了;他又召聚同工聚会。一九三六年底,我和几位同工正在天津,十二月三十一日接到他的紧急电报,要我们赶紧于翌年一月一日到上海。所以我们三、四位同工,从天津坐了三十六小时的夜车,一直到上海,参加倪弟兄的特会。这个特会不是为着大众,只为着同工。他在那次聚会中释放了‘工作的再思’一书的信息,亮光更清楚。他说,我们就是今天的使徒,正式的使徒,不是非正式的;我们所设立的长老,也是正式的长老;这些长老所治理的召会,就是正式的召会。

这件事证明了我们中间三点的原则,第一,证明我们在主的恢复里,不是一次决定就永远不改。因为主的恢复是向前的,今天我们所看见的只有这么多,我们就照着这么多往前;再过二、三年,我们看见得更多,当然就要在新的看见上改正、往前;再过一段时间,又往前了,自然要再改。第二,证明我们并不是盲目的、绝对的跟随弟兄会。有些地方我们得他们的帮助很多,这是确实的;然而我们一旦发现他们的错处、弱点,就把那些放弃了。我们有圣经的证明,我们乃是照着圣经往前。第三,证明我们无论怎么讲,都是绝对的照着圣经的光,照着圣经的真理而行。虽然我们注意重点,不注重‘毛发’、小点,但我们还是尽力照圣经的亮光而行;这是我们的态度,也是我们的存心,更是我们所站的立场。

李常受文集/1981/历史与启示/第三篇.txt · Last modified: 2015/05/05 21:11 by 127.0.0.1